百度统计和 Google Analytics 都是强大的网站数据监测与分析工具,熟练运用它们查看关键数据,能为降低网站跳出率、优化用户体验提供有力支撑。

下面为你介绍使用这两款工具查看网站数据的具体方法:
一、百度统计查看数据方法
- 注册与账号登录:若已有百度账号,可直接登录百度统计平台(tongji.baidu.com);若没有,则需先注册百度账号,注册完成后再登录。
- 添加网站与安装代码:登录后,点击 “新增网站”,填写网站的相关信息,如网站名称、网址等。提交后,系统会生成一段跟踪代码。将这段代码添加到网站的所有页面中,一般放置在页面的<head>标签内。对于使用内容管理系统(如 WordPress)的网站,可借助相应插件(如百度统计插件)来便捷地添加代码,无需手动编辑每个页面。代码安装完成后,可使用百度统计提供的代码检测工具,确认代码是否正确安装并生效。
- 查看基础流量数据
-
- 实时访客数据:进入百度统计首页,点击 “实时访客” 板块,能实时查看当前正在访问网站的用户数量、访客的 IP 地址、所在地区、来源网站、入口页面等信息。例如,若发现某一时间段内,来自某特定地区或某一来源网站的访客数量激增,可深入分析原因,是否是该地区开展了推广活动,或是在某个平台发布的内容带来了大量流量。
-
- 流量趋势分析:在 “流量分析” 菜单中,选择 “趋势分析”,可自定义时间范围,查看网站在一段时间内(如日、周、月、季度等)的流量变化趋势,包括浏览量(PV)、独立访客数(UV)、IP 数、跳出率、平均访问时长、平均访问页数等关键指标。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,能直观了解网站的整体表现,评估不同时间段内网站的运营效果以及各种推广活动的影响力。例如,对比不同月份的跳出率,若发现某个月跳出率显著升高,就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,是否是该月网站进行了页面调整、内容更新出现问题,还是受到外部因素影响。
-
- 来源分析:点击 “来源分析”,可查看网站流量的来源渠道,主要分为搜索引擎(可细分到具体搜索引擎,如百度、360 搜索等)、推介网站(其他网站链接过来的流量)、直达(用户直接输入网址访问)等。在搜索引擎来源中,还能查看用户通过哪些关键词搜索进入网站,以及每个关键词带来的流量、跳出率等数据。这对于优化网站的搜索引擎优化(SEO)策略至关重要,能帮助确定哪些关键词具有较高的流量价值,哪些需要进一步优化,从而吸引更多精准流量。比如,若发现某个与产品相关的关键词虽然带来了不少流量,但跳出率极高,就需要审视网站对应页面的内容是否与该关键词匹配,是否能满足用户需求。
- 用户行为分析
-
- 受访页面分析:在 “页面分析” 菜单下的 “受访页面” 中,可查看网站内各个页面的访问情况,包括页面的浏览量、平均停留时间、跳出率、贡献下游浏览量等。通过这些数据,能明确哪些页面最受用户欢迎,哪些页面容易导致用户流失。对于平均停留时间长、贡献下游浏览量高的页面,可总结其优势,进一步优化和推广;对于跳出率高的页面,则需重点分析原因,可能是页面内容质量差、排版混乱、加载速度慢等,针对性地进行改进。例如,产品详情页若跳出率过高,可能是产品介绍不够详细、图片不清晰或缺乏购买引导等。
-
- 页面上下游分析:此功能可展示用户在网站内的浏览路径,即用户从哪个页面进入(上游页面),又跳转到了哪些页面(下游页面)。通过分析页面上下游关系,能评估网站内链系统是否合理,是否有助于用户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。如果发现用户在某些页面之间的跳转存在障碍,可调整内链布局,增加相关推荐或引导链接,提升用户在网站内的浏览体验,降低跳出率。例如,在一篇技术文章页面,若能合理设置内链,引导用户跳转到相关产品页面或解决方案页面,可提高用户对网站的粘性和转化率。
-
- 用户属性分析:百度统计的 “访客分析” 模块可提供用户的地域分布、年龄、性别、学历、新老访客比例等属性信息。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内容优化。比如,如果发现网站的主要用户集中在某个特定地区,可针对该地区的用户需求和偏好,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或提供本地化内容;若新访客比例过高,说明网站在吸引新用户方面有一定成效,但可能在用户留存方面存在问题,需要进一步优化网站内容和用户体验,提高用户忠诚度。
- 其他特色数据查看
-
- 点击图查看:百度统计提供的点击图功能,能直观展示用户在页面上的点击行为,通过不同颜色的深浅程度表示用户点击的频率。通过分析点击图,可了解用户对页面上哪些元素(如按钮、链接、图片等)关注度较高,哪些元素被忽视。根据这些信息,可优化页面设计和布局,将重要信息和操作按钮放置在用户容易点击的位置,提高页面的交互性和用户参与度。例如,如果发现某个重要的 “购买” 按钮颜色较浅,在点击图中显示点击量很少,可考虑调整按钮的颜色、大小或位置,使其更加醒目,方便用户操作。
-
- 转化数据查看:如果在百度统计中设置了转化目标(如表单提交、电话咨询、在线购买等),可在 “转化分析” 模块中查看转化数据,包括转化次数、转化率、转化来源等。这对于评估网站的营销效果和业务目标达成情况至关重要。通过分析转化数据,能确定哪些渠道、哪些页面或哪些营销活动对转化的贡献较大,从而优化资源分配,加大对高转化渠道和活动的投入,提升网站的整体转化率和业务收益。例如,若发现通过搜索引擎自然流量带来的转化率较高,可进一步优化 SEO 策略,提高自然排名;若某个特定营销活动的转化率不理想,可分析原因,对活动内容、推广方式等进行调整。
二、Google Analytics 查看数据方法
- 注册与创建属性:访问 Google Analytics 网站(analytics.google.com),使用 Google 账号登录。若没有 Google 账号,需先注册。登录后,按照页面提示创建一个新的属性,填写网站名称、网址、时区等相关信息。创建完成后,会生成一个唯一的跟踪 ID(如 G - XXXXXXXX)。
- 安装跟踪代码:获取到跟踪 ID 后,将对应的跟踪代码添加到网站的每个页面中,通常放置在</head>标签之前。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站,添加代码的方式略有不同。对于静态 HTML 网站,需手动将代码复制粘贴到每个页面;对于使用内容管理系统(如 WordPress、Shopify 等)的网站,可通过插件或系统设置来添加代码。添加代码后,可使用 Google Tag Assistant 等工具检查代码是否正确安装和生效。此外,也可通过访问网站,然后在 Google Analytics 的 “实时” 报告中查看是否能实时监测到用户数据,来验证代码安装情况。
- 查看核心报告数据
-
- 实时报告:登录 Google Analytics 后,在左侧导航栏点击 “实时” 选项,再选择 “实时概览”,可实时查看当前正在访问网站的用户数量、用户所在位置、正在浏览的页面以及流量来源等信息。通过实时报告,能及时了解网站的实时动态,比如在进行营销活动期间,可实时监测活动带来的流量变化和用户行为,以便及时调整策略。例如,发现某个社交媒体渠道在短时间内带来了大量用户访问,但这些用户的跳出率很高,就需要立即检查该渠道推广内容与网站页面的匹配度,以及页面的加载速度等问题。
-
- 受众报告:此报告提供关于网站访问者的详细信息,包括用户的地理位置(国家、地区、城市等)、设备类型(PC、移动设备、平板)、浏览器类型、操作系统、语言等。通过分析受众报告,可了解网站的目标受众特征,为网站的设计、内容优化和推广策略制定提供依据。比如,如果发现大量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网站,就需要确保网站在移动端的适配性良好,页面加载速度快,操作便捷;若大部分用户来自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,可针对性地提供该地区语言的内容或开展本地化营销活动。
-
- 获取报告:在 “获取” 菜单中,可查看用户是如何找到网站的,即流量来源。主要流量来源渠道包括自然搜索(来自搜索引擎的免费流量)、付费广告(如 Google Ads 等)、社交媒体(如 Facebook、Twitter 等社交平台带来的流量)、直接访问(用户直接输入网址或通过书签访问)和推荐链接(从其他网站链接过来的流量)。通过细分渠道数据,可对比各渠道的会话数(用户在网站上的访问次数)、跳出率、转化率等指标,评估不同渠道的营销效果。例如,发现某个社交媒体渠道虽然带来的会话数较多,但跳出率高且转化率低,就需要思考如何优化在该渠道上的推广内容和引导方式,提高用户从该渠道进入网站后的留存率和转化率。
-
- 行为报告:该报告帮助理解用户在网站上的交互行为。在 “行为” 菜单下的 “网站内容” 中,可查看所有页面的浏览量、平均停留时间、跳出率、入口页面(用户首次进入网站的页面)、退出页面(用户离开网站的页面)等数据。通过分析这些数据,能确定网站中哪些页面受欢迎,哪些页面存在问题需要优化。例如,对于平均停留时间短且跳出率高的页面,可能需要优化页面内容,使其更具吸引力和相关性;对于入口页面,可优化页面设计和信息展示,更好地引导用户进入网站内部页面,降低跳出率。此外,行为流报告还能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用户在网站内的访问路径,帮助识别高流失率页面和潜在的用户行为模式,从而优化网站的导航和内容布局,提高用户体验。
-
- 转化报告:如果在 Google Analytics 中设置了转化目标(如完成购买、注册成功、订阅邮件等),可在 “转化” 报告中查看目标完成情况和转化率。通过分析转化报告,能了解营销活动和网站内容对实现业务目标的贡献,找出影响转化的关键因素和环节。例如,若发现某个转化目标的转化率较低,可通过分析用户在转化路径上的行为数据,找出用户流失的节点,优化该节点的页面设计、操作流程或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引导信息,提高转化率。对于电商网站,还可启用电子商务跟踪功能,追踪交易数据(如订单量、收入、商品热度),分析购物车放弃率等,深入了解用户的购买行为,优化电商运营策略。
- 自定义报告与高级分析
-
- 自定义报告创建:Google Analytics 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创建自定义报告,筛选和组合特定的指标(如页面浏览量、跳出率、转化率等)和维度(如流量来源、用户地理位置、设备类型等),以便更精准地分析网站数据。例如,可创建一个专门用于分析移动端流量的自定义报告,查看移动端用户的来源渠道、访问页面、停留时间以及转化率等数据,针对移动端用户的特点进行优化。创建自定义报告时,可在 “自定义” 菜单中选择 “自定义报告”,然后按照提示进行指标和维度的选择、报告布局设置等操作。
-
- 细分数据查看:通过细分功能,可将网站数据按照特定条件进行细分,深入分析不同用户群体的行为和特征。比如,可创建一个细分,仅查看新用户或回访用户的行为数据,对比两者在访问页面、停留时间、转化等方面的差异,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和内容优化方案。在 “受众” 菜单下的 “细分” 中,可点击 “创建新细分”,根据用户属性(如地理位置、年龄、性别等)、行为(如访问次数、停留时间、是否完成转化等)或流量来源等条件进行细分设置。
-
- 事件跟踪设置与查看:事件跟踪可用于追踪用户在网站上的特定交互行为,如按钮点击、视频播放、文件下载等。通过设置事件跟踪,能更详细地了解用户与网站元素的互动情况,评估页面元素的吸引力和用户参与度。例如,想了解网站上某个 “下载白皮书” 按钮的点击情况,可在 Google Analytics 中设置相应的事件跟踪代码,部署到该按钮的 HTML 代码中。设置完成后,在 “行为” 菜单下的 “事件” 报告中,可查看事件的发生次数、事件类别、操作和标签等数据,分析用户对该按钮的点击行为,根据数据反馈优化按钮的设计和位置,提高用户点击意愿。
-
- A/B 测试集成与分析:Google Analytics 与 Google Optimize 集成,支持进行 A/B 测试,即同时测试网站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版本(如不同的页面布局、标题、按钮颜色等),通过分析用户对不同版本的行为数据,确定哪个版本的效果更好,从而优化网站设计和内容。在进行 A/B 测试时,需先在 Google Optimize 中创建实验,设置不同的变体版本,然后将实验与 Google Analytics 关联。实验运行期间,Google Analytics 会收集用户对不同版本的访问数据,包括会话数、跳出率、转化率等指标。通过对比这些数据,可判断哪个变体版本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业务效果,将其应用到网站正式版本中,提升网站的整体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