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在使用网站时的困惑,本质上是 “网站设计与用户预期不匹配” 或 “功能体验未满足实际需求”,常见于浏览、操作、转化、售后等全流程,具体可分为 6 类核心困惑:

一、“找不到想看的内容”:信息获取效率低
- 导航混乱,入口隐蔽
-
- 表现:核心板块(如 “产品列表”“帮助中心”)藏在多级菜单里,或导航标签用行业术语(如 “品控体系” 而非用户易懂的 “质量保障”);
-
- 后果:用户想查 “退款政策”,翻遍首页找不到入口,最终放弃。
- 搜索功能形同虚设
-
- 表现:搜索结果不准确(输入 “连衣裙” 跳出 “上衣”)、无联想提示(用户输错字时无纠正建议)、加载慢(搜索后等待 5 秒以上);
-
- 典型场景:电商网站用户想搜 “小个子牛仔裤”,搜索结果与需求无关,只能放弃购买。
二、“操作起来太麻烦”:交互体验不友好
- 步骤繁琐,流程过长
-
- 表现:完成一个动作需多次跳转(如注册需填 10 项信息、下单要跳转 5 个页面);
-
- 典型案例:在线预约挂号网站,用户需先注册、绑定身份证、选科室、选医生、填症状,中途任何一步出错都要重新开始,老年人尤其容易被劝退。
- 交互设计反直觉
-
- 表现:按钮样式不明显(如 “提交” 按钮和普通文字颜色一致)、点击区域过小(移动端按钮仅 10px,手指难以点中)、反馈延迟(点击后无加载提示,用户不知道是否操作成功);
-
- 常见于:设计过度追求 “美观” 而忽略实用性的网站(如艺术展官网用抽象图标代替文字按钮,用户看不懂含义)。
三、“页面打不开或显示异常”:技术稳定性差
- 加载速度慢,频繁卡顿
-
- 表现:首页加载超过 5 秒(尤其移动端)、图片加载一半卡住、滚动页面时内容错乱;
-
- 原因:多为网站技术优化不足(如图片未压缩、代码冗余),常见于低成本搭建的小网站或服务器配置差的平台。
- 兼容性差,设备适配不良
-
- 表现:在手机上排版错乱(文字重叠、图片溢出屏幕)、在某些浏览器(如 Safari)上功能失效(如表单无法提交);
-
- 后果:用户换设备或浏览器才能正常使用,直接降低使用意愿(尤其对 “只看一次” 的用户,如查信息、临时购票)。
四、“担心信息安全或被骗”:信任机制缺失
- 隐私安全无保障
-
- 表现:强制要求授权非必要权限(如浏览资讯网站需授权通讯录)、注册时未说明信息用途、页面无 “https” 安全标识(地址栏无小锁图标);
-
- 用户心理:看到 “未加密” 提示会担心手机号、支付信息被泄露,尤其在涉及转账、填身份证的场景(如政务服务网站)。
- 内容或服务可信度低
-
- 表现:无资质说明(如教育机构网站不展示办学许可证)、用户评价虚假(全是五星好评且内容雷同)、联系方式无效(电话打不通、客服不回复);
-
- 典型场景:用户想在服务类网站下单(如装修、培训),因看不到真实评价和资质证明,不敢轻易付费。
五、“想联系客服却找不到入口”:售后响应差
- 客服入口隐蔽,沟通渠道少
-
- 表现:客服按钮藏在页面底部小字里、仅支持 “工作日 9-18 点” 在线咨询(用户夜间有问题无法解决)、无电话 / 邮箱等备选渠道;
-
- 后果:用户遇到问题(如订单异常、账号登录不上)时求助无门,直接流失。
- 客服回复慢或解决能力差
-
- 表现:自动回复套话(如 “您的问题已收到,将尽快处理” 却无后续)、人工客服答非所问(无法解决具体问题);
-
- 对比:高体验网站会提供 “智能客服 + 人工转接”“问题分类快捷入口”(如电商网站客服可直接查询订单状态并处理退款),减少用户等待和沟通成本。
六、“功能与需求不匹配”:网站定位偏离用户
- 功能冗余,干扰核心需求
-
- 表现:首页弹窗广告占满屏幕(如关闭后 3 秒又弹出)、强制播放视频(且无法静音)、附加功能复杂(如资讯 APP 非要集成游戏入口);
-
- 用户心理:想简单查信息,却被无关功能干扰,产生 “被打扰” 的负面情绪。
- 核心功能缺失
-
- 表现:电商网站没有 “订单跟踪” 功能、工具类网站缺少 “历史记录” 保存、政务网站无法在线提交材料(仍需线下办理);
-
- 本质:网站设计时未充分调研用户需求(如只考虑 “展示” 却忽略 “实用工具” 属性)。
总结:用户困惑的 “底层原因”
所有困惑最终指向一个核心:网站未以 “用户体验” 为中心—— 要么技术能力不足(加载慢、适配差),要么设计逻辑脱离实际使用场景(导航乱、步骤繁),要么信任机制未建立(安全无保障、售后差)。
对网站设计公司而言,解决这些困惑需在技术开发(保证稳定)、交互设计(降低操作成本)、功能规划(匹配需求)等环节投入精力,这也是优质网站服务价值的体现。